于友山有点得意的道:“在道教文化中,阴神是阴司之神,如土地、山神、城隍、夜游神、判官、后土等等,我知道一些,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吧?”
于山点头,道:“是不奇怪,所以你们是不是可以去睡觉了?”
宁真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,她直接道:“你是怎么回事?真的是灵魂出游?”
“听说这个很危险,如果迷失在外,回不来了,不是惨了?”米小勇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道。
“你小子就不能盼我点好事?”于山白了一眼米小勇道。
“那么说,你是真的能够灵魂出游了?”于友山瞪着于山,问道。
于山无奈的道:“算是吧!这个没必要到处去说吧?”
“好了,证实了就行,不过,你以后要小心点。”于友山拉住了还要询问的宁真道。
于山点了点头,时间太晚了,还是睡觉吧!
目送家人各自去回房,于山却有点睡不着,虽然早就想到会被家人发现,没先到这次这么容易就被家人发现了,而最奇怪的还是于友山的表现,他居然准确说出来了他的状态。
阴神,灵魂出游,难道这个知道的人很多吗?
“不要想了,给你看看这个,你就明白了,这是我们于家的秘本。”于友山重新走出房间,扔给了于山一本书。
于山拿起来一看,居然是黄庭内景经,一翻开,于山就看到一句文言文。
悟成子曰:“魄为阴神”,古语曾云:“魂望生,魄望死”。
“这是一本古书,你奶奶的收藏,关于阴神什么的,都是小时候你奶奶讲故事的时候,讲给我们听的。”于友山解除了于山的困惑。
看着这薄薄的一本黄庭内景经,这自然不是正本了,这肯定是一残本,而且是手抄版的残本。
其实这倒是很像一部读书笔记,里面零散的记录了一些神神怪怪的事情,比如阴神、阳神、元神、玉神、圣神等的说法,说人能够修炼出五神。
而在这本残本当中,记录了灵修、鬼修和丹道密宗的灵魂修炼方法,当然,最终都只能修炼到元神境界,至于后面的玉神、圣神,根本就没有点影子。
而于山也不管这些,他只是稍微看了几眼,就发现,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见解,还是很正确的。
特别是结合泰山五术中的记载,让于山有了很大的收获。
泰山五术就好像是一本教科书,而这本书就是读书笔记,两者比起来,当然是教科书最重要,记录的知识点也更完善,但要说看得懂,看得明白,还是读书笔记。
所以拿着这本读书笔记,于山直接高兴的合不拢嘴了。
看着这本读书笔记,于山也就清楚了,为什么于友山会知道灵魂出游,会知道阴神,因为这本读书笔记当中记载的东西,对这些记录的最详细。
这本书中记载的很多内容,是节选自一些秘本中的句子,而且都是残句,不过幸亏里面带着注释,要不然就一点用都没有了。
比如记载灵修的,就说:灵修中,谓静功中所示魂识。
《海琼白真人语录》卷一:“脱胎换骨,身外有身,聚则成形,散则成气,此乃阳神。一念清灵,魂识未散,如梦如影,其类乎鬼,此阴神也。”
上面这句话是指,在丹道静坐(打坐)时,闪现所处的灵魂意识。
鬼修中,鬼仙是修炼到灵魂不灭,已出轮回的仙,当修炼到死后,一念清静,出幽入冥,不生不灭的仙人,乃为鬼仙。
它的精灵没有消失,能够长久通灵,而存在于鬼道的世界中,阴中超脱,神象不明,鬼关无姓,三山无名,虽不轮回,又难返蓬瀛,终无所归,止于投胎就舍而已。
这是笼统的记载,而详细的记载,则在丹道和密宗之中。
道家的丹道两宗和佛教密宗,都算是研究灵魂的高手。
丹道或密宗中,以特殊功法灵魂出游后的意识,如密宗的神通术。
人们所知道的密宗的神通术,是修持大圆满心髓最高成就的临终虹化,和修持拙火定成就的“火光三昧”。
对于早就在高级喇嘛中传承及应用的其他大、小神通术,由于秘不外传,并不为外人所知晓,但在这本读书笔记之中,密宗的很多神通术,都有记载,虽然不全,好像还很片面,但这也算是很难得了。
于山不停的翻动书页,很快就翻了一遍。
&n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