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高义欢起家之时,为了收拢人才,收了大批降官。
这些人能投靠清军,自然不是什么忠义之臣,当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,并没有什么节操可言。
在大魏建国初期,因为缺少官员,这些人对大魏很重要,高义欢为了稳定地方,都加以了重用。
现在大魏已经天下一统,能通过科举,还有国子监培养官员,这批人就不那么重用,反而成为了大魏吏治腐败的根源。
这些人投效大魏早,现在大多位居高位,掌握各个衙门和部门,结党营私,不仅将明朝、满清的一些陋习带入大魏朝廷,还贪污受贿,排除异己,带坏了大魏朝廷的风气。
洪承畴之辈,曾经为满清统治天下,立下汗马功劳,然而在满清得到天下后,却被唾弃,结局凄惨。
这其中的政治原因就是,王朝要稳定,必须要宣扬忠义的思想,唾弃叛徒。
高义欢在下定决心后,利用黄宗羲先拿下这批人,但拿掉他们只是一个开始,他还需要将勋贵驯服,还是要再杀些人。
高义欢见黄宗羲将精力用在继续清除文官,而文官在清除下去,已经要影响大魏朝廷的运转,便召见了陈贞慧,暗示了陈贞慧上了那封弹劾勋贵的奏疏,让南党与勋贵之间斗起来,并继续利用黄宗羲除掉一些行事过份的勋贵,给他们一个教训。
如今朝廷文官少了四分之一,勋贵再被处死一些人,朝野必定会有怨气,届时在推出黄宗羲,清除南党,平息怒气,同时也能暂时平息党争。
在大魏朝廷陷入政治风波,被南方残明势力,拖住手脚时,在中南半岛上,舔了两年多伤口的孙可望,终于等来的他的机会。
自从两年多之前,孙可望在韶关丢了周军精锐,回到安南之后,就一直趴在地上舔伤口。
在此期间,孙可望面对一统中原的魏国,只能瑟瑟发抖,担心魏国大军忽然杀入。
他一面积极备战,布置防御,一面派人前往长安,向高义欢服软称臣,请求高义欢的册封,为表诚意还断绝了同南明的关系。
大魏国一统天下后,高义欢事务繁杂,加上魏军不适应在东南亚做战,大魏国内尚缺少人口,内部没有占据安南,并进行移民的欲望,所以高义欢为了稳住孙可望,册封他为越南王。
孙可望得到了高义欢的册封,不过面对广西境内重兵集结的魏军,他心头依然不安,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。
升龙城,大周国皇宫内,周国皇帝孙可望,有些兴奋的召集诸臣前来议事。
虽说孙可望向高义欢称了臣,接受了越南王的册封,但是在安南,孙可望的国号依然为周,而他本人依然是大周皇帝。
这与此前的安南国,向中国朝贡时,就用明朝年号,称安南王,平时在安南却用自己的年号,称皇帝机乎是一样的。
唯一不同的是,安南的皇帝只是个笑话,而孙可望在中南半岛,确实有称皇帝的实力。
&nb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