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门水冷125mm滑膛炮,或者四联装30mm机关炮,是炮车的典型武备。
现在,这些钢铁巨兽,正迎着弹雨无畏向前。
炮车集群中,另有一大批身形灵活、随时准备以身拦截的小型机器人,拱卫重达上百吨的履带式双管强袭歼击车,进入阵地,驻锄落地,巨大炮塔缓缓转动,瞄准,定装式长弹塞进炮膛,向两千米外的“十字军”发出怒吼。
双重命中体制,两门135mm长管滑膛炮刹那齐射,炮弹,一前一后接踵而至,看似坚固的方脑袋炮车也无法抵挡。
任凭装甲厚重,也一样瞬间被洞穿、猛烈爆炸。
化学炮连串巨响,夹杂在一大片便冲锋、边开火的“T海洋”中,少数来自NEP的“紅军”精锐作战平台则使用电磁重接炮射击,优先消灭对方阵地上的远程重火力单位。
须臾,一大片无人机群临空,火力倾泻随之而直抵疯狂的顶点。
战区制空权,在这时代,事实上已是一个过时的概念,不知畏惧为何物的无人机,根本无视拦截,一边在弹雨中穿行,一边投掷攻顶弹、电磁脉冲弹,防空炮车则拼命向天空开火,抛壳窗有如喷泉,腾空而起的防空导弹万箭齐发,爆炸的硝烟遮天蔽日。
开火,全力开火,自动瞄准与矢量机动,AI导引与电磁干扰,残酷的较量,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无数次。
穿杆切黄油般撕裂装甲,聚能战斗部引爆目标,疾飞破片与连续杆,将脆弱的铝镁合金化为燃烧的残片,无影无形的电磁波,在战场上空激荡融合,激战正酣,无线通讯已近乎于完全的不可能。
除却作战单位间的定向微波、紫外通讯,与指挥节点拖曳的光纤,一切就只能全凭自己。
运作在芯片与导线中的AI接战算法,指挥钢筋铁骨的巨兽,殊死相搏,没有意志,没有勇气,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实力较量。
钢铁与硅片的碰撞,只有实力,能彻底打垮敌人,否则便只有灭亡。
炮车集群冲锋,在一波波无人机的掩护下,冒死向前,潮水般冲刷“十字军”的防线,付出的代价极其高昂,却在宽阔防御正面打出缺口,大量作战平台蜂拥而入,远程火力后续跟进,向雄伟的乌拉尔山脉挺进。
9月2日一天,从凌晨到日落,残酷的消耗战仍在继续,倾全力进攻的“紅军”,损失已相当于三十个沙罗坦克集团军,战损装甲载具超过一万辆。
但,就在绵延的战线东侧,更多的T系列履带式炮车,多足巨型机器人,与简直如恒河沙数的无人机群,正在梯次跟进,战地抢修中心被建立起来,野战防空系统就位,成建制作战单位无需休整,在补充燃料、弹药与备件后,立即开赴前线。
新时代的战争,一旦打响,便无法轻易中断。
一场黎明前发动的战役,直到第三天午后,“紅军”前锋直抵乌拉尔山麓,涌进位于叶卡捷琳堡与彼尔姆之间的平缓开阔地带,才被战术核打击遏阻。
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