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查清楚,奥地利人真实目的么?”格来斯顿首相问道
普鲁士宣布债务延期后,伦敦政府第一时间就怀疑上了奥地利,一查就发现了维也纳政府扮演了什么角色。
这种事没有办法保密,奥地利不跳出来加油打气,柏林政府没有胆子这么干。
外交大臣格兰维尔·乔治·来韦森-高尔:“明面上来看,奥地利人是想要离间我们和普鲁士的关系,这一点他们已经成功了。
我们的情报人员发现,最近一段时间奥地利的铁路运量暴涨,深入调查发现有大量的战略物资在向港口汇聚。
奥地利人似乎在准备一场战争,不过他们的军队并没有异常调动,应该不是冲着法兰西去的。”
巴黎革命爆发后,伦敦政府就密切关注奥地利的动向,生怕一不留神,欧陆平衡就被打破了。
从利益上来说,法奥围绕欧陆霸权已经争斗了很多年,现在法兰西病倒了,奥地利有足够的动机落井下石。
不过法兰西也不是软柿子,就算是爆发内乱,也不是好惹的。没有充分的准备,奥地利不可能盲目动手。
看了看世界地图,格来斯顿点了点头,若有所思道:“没有进行军事动员,那么奥地利这次要动手的目标,实力应该不怎么样。
维也纳体系刚刚建立,奥地利人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,这场战争多半在欧洲之外。
远东、南美、近东,或者是非洲殖民地争夺,你们觉得奥地利人想要进攻地方?”
殖民大臣普里姆罗斯分析道:“远东地区的可能性不大,奥地利在那边的实力有限,不是他们的战略重心。
南美的几率也很小,巴拿马独立运动进展非常顺利,除非他们准备一口吞下哥伦比亚共和国,不然没必要增加投入。
近东和非洲殖民地争夺都有可能,奥斯曼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世仇,弗朗茨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,要消灭这个……
法奥的殖民核心都在非洲大陆,两国相互忌惮对方的实力,加上地理条件限制,才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,维也纳政府有落井下石的动机。
我觉得他们对埃及动手的嫌疑更大。进攻奥斯曼帝国随时都可以,夺取苏尹士运河的机会可能就这一次。
法兰西对外很强硬,在殖民地争夺中得罪了不少人。内战爆发后,很多国家都搞起了小动作,包括我们也想要分一杯羹。
没有爆发战争,那是缺少一个领头的。如果奥地利牵头,瓜分法兰西殖民地的盛宴就要爆发了。
丧失了海外殖民地的法兰西,就算是结束了内战,一增一减之下,也很难再有威胁奥地利的实力。”
法奥共管苏尹士运河,那是没有办法,并不等于大家就不想独占了。
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已经拥有独霸苏尹士运河的实力。只要拿下埃及地区,奥属亚非殖民地就连了一片,根本就不怕窥视。
外交大臣乔治反驳道:“我的意见恰恰相反,从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,奥地利对埃及地区下手的几率微乎其微。”
随即拿起一根指挥棒,走到悬挂的世界地图跟前一指道:“这里是奥地利,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,他们的战略位置有多么糟糕,可谓是强敌环饲。
最近这些年,维也纳政府通过外交纵横+军事打击,成功的将奥斯曼帝国废了,又利用普俄战争让普鲁士完蛋、俄国人元气大伤,局势才渐渐好转。
短期来看夺取埃及,打击法兰西帝国,或许收益更大;但这会恶化法奥关系,内战结束后法兰西就是奥地利最大的敌人。
历史又会重演法兰西和奥斯曼联合组建反哈布斯堡王朝的旧事。在利益的趋势下,俄国人多半也会加入进去。
在这种背景下,奥地利很难找到盟友,就算是亲奥的德意志邦国,多半也会导向反哈布斯堡同盟。”
乔治用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,用力一点:“四面皆敌,一旦爆发战争奥地利就要疲于奔命,再强大的国力也经不起这么折腾。
从长远发展来看,继续维护维护同法国人的友好关系,趁机灭掉奥斯曼帝国,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,才是奥地利最需要的。”
地理位置决定的“战略”骗不了人,地图在那里摆着,一看就知道。
地处欧洲腹心的奥地利,能够复兴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。
这个奇迹的背后,就是一系列的外交纵横,同时和多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,为复兴创造了条件。
没得说,发现了奥地利的计划,当然是要搞破坏了,要不然就辜负了“搅屎棍”的美名。
……
英国人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,巴黎革命的成功给奥地利提供了胆气,维也纳政府已经决定快刀斩乱麻,不等外交上出成果了。
弗朗茨:“战争借口找到了么?”
制约奥地利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