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距离上架入v,倒计时3、明天2,后天1……)
“大老李烧鸡”,毕月在后世都听说过,听一哈拉滨的同事提起的。
当时那名同事说的话,引起了办公室很多人的共鸣,以至于毕月都跟着记忆犹新。
同事三十多岁了,她很留恋的感慨道:
“小时候幸福的记忆,其实满满都是味道。人的味蕾是很奇怪的,真的只能记住好吃的。
现在想一想小时候的事儿,只能记起父母没给买什么好吃的,那时候对于我来讲,就是天大的事儿,很委屈的感觉。
因为什么挨打,可能现在都不记得缘由了,但某一样好吃的,尤其是作为当时那么点儿的小孩子来讲,费劲心思的讨要,父母却没成全,那种委屈会跟随一辈子……”
透过那些吃的,才能清楚的回忆起岁月里故事,毕月懂,她也有过。
……
毕月回身看了眼在远处拎胶丝袋子的毕成,放心了,开始排队。
这队伍排成什么样呢,用某著名小品演员的原话就是:
“那真是锣鼓喧天,人山人海!”据说是重新开业,让大家等待多时造成的盛况。
是香啊,冒着热气的烧鸡……那咸淡味儿、鸡皮的香味儿、浓郁的烧鸡味儿……
哎呦,不能想了,毕月觉得她这个身体里的馋虫,好像都要被勾出来了!
你说她啥没吃过啊,这身体本能闹的,搞的她紧着咽吐沫跟前面那八岁小男孩似的,有点儿馋的不知所措。
毕月心里倒是明白,这香味儿勾的人五迷三道的,不是说手艺绝到不行,是八十年代的日子不好过啊!
每个人肚里都没吃过啥好东西,十块钱一只烧鸡,除非是同事聚餐或者家里来了很重要的客人,要不然谁没事儿买这贵玩意儿啊?!
所以后世的老百姓啥都吃过,也就造成了吃嘛嘛不香!
所以八十年代的楚亦锋和楚慈天天吃好的,毕月觉得人比人真得去死!
所以毕月看着大长队,又扒拉着前面的大姐询问着时间,心里还不忘感慨:
谁能想到大老李烧鸡如今的盛况,后来会落寞了。
真可谓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莫笑别人穷,莫嫉别人富,只看命里有没有哇!
……
对于毕月姐弟俩来讲,拎着烧鸡真挺好,吸引客车里大家伙的注意力。
他们都看向毕月手里那冒着香味儿的烧鸡,没人注意胶丝袋子里的人民币。
两趟客车一路倒车,倒到富裕乡莲花镇时已经是晚上十点,也就是说,靠腿着爬山到家得后半夜,爬山还是抄近道。
毕月哑了音儿,这小乡小镇是管啥玩意都没有啊,连个旅店招待所都不趁:“这?这!你?”
越想越憋屈,她一个大姑娘都造成老太太样了,难道再去客车站蹲一宿啊?那她花高价睡餐车有什么意义!
毕月底气足、她又不知道,可有人明明清楚咋不知道提前知会一声吶!
只看一个娇俏的小妞,她烦躁地、双手使劲搓了搓脸,大眼睛斜睨毕成,不由的用埋怨的口气控诉道:
“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